在上一篇『短期閒置資金該停靠美國國庫券(T-Bill)或IB活存?』提到購買美國國庫券除了能賺取與IB活存之間的利差,還可藉由SIPC讓期貨的閒置資金獲得多一層的保障,那怎麼買才是最靈活、最有利的呢?
下圖為目前國庫券一到六個月期別的到期殖利率,外加即將到期的殖利率
以即將到期的殖利率為基準(當作0),把各期別的到期殖利率減掉即將到期的殖利率,即可得出各期別的相對到期殖利率,也就是與基準之間的利差,如下圖所示
在所有期別的相對到期殖利率中,我們把最陡峭的前三段分別依序標示為(1)、(2)、(3),各段利差占比如下(全部總利差為0.685):
- (1)即將到期~1個月的利差占比:64% (= (0.437 - 0) / 0.685)
- (2)2個月~3個月的利差占比 :20% (= (0.628 - 0.491) / 0.685)
- (3)1個月~2個月的利差占比 :8% (= (0.491 - 0.437) / 0.685)
- 3個月~6個月的利差占比 :8% (= (0.685 - 0.628) / 0.685)
其中3個月~6個月利差占比只有8%,而即將到期~3個月利差卻占了92% (= 64% + 20% + 8%);以現金靈活度來看,期別短一點比較好,以收益的角度,利差最好也應該要在相對的高水位,所以三個月的期別是個很好的選擇,涵蓋最陡峭的三段利差,且時間只有一半而已,另外,選三個月期別還有另一個因素,跟氣象一樣,基準利率的預測,時間越靠近,預測的準確度會越高。
以三個月的期別,套入Bond Ladder策略,如下:
- 保留一個月內可能會用到的資金不使用,放在IB使用活存利率
- 把剩餘的閒置資金切成三等份(閒置資金較大者,可切成六等份,每半個月到期一次)
- 每個月會有一份國庫券到期
- 把到期的國庫券,再接著買大約三個月期別的國庫券
(如果當時離聯準會開會日期很近的話,可以等到會後再買,以免去一次不確定的波動) - 每個月反覆3.與4.的步驟
套用三個月期別的Bond Ladder策略,每個月都會有一份國庫券到期,當這份國庫券到期時,如果期貨的保證金吃緊,就直接把到期的資金拿去用就好了,反過來,萬一在到期前期貨的保證金就已經吃緊的話,也可直接賣掉一個月內即將到期的國庫券,且這樣的賣法還會有兩個好處:
- 比較高的幾段利率已經吃完了,而最後一個月的利差是最陡的,特別是在最後半個月內,相對利差會加速的趨近於零,如果賣掉的時間是在最後兩個星期內的話,其實吃剩的魚已經是比較沒肉的(沒幾天、相對利差加速變低)。
- 另外,在最後一個月內賣掉的國庫券(特別是在最後半個月內),會受到利率因素的影響,導致蒙受價差損失的機率也會趨近於零。
另一方面,也可選擇使用IB融資而不賣掉即將到期的國庫券,國庫券也是可融資的,跟股票一樣,隔夜留倉只要滿足Reg T 50%的要求即可,所以國庫券是可以融資50%的,至於是要賣掉或使用融資,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IB融資利率 -國庫券殖利率=利差大約1.5%(每天每一萬塊美金約$0.41)
- 賣掉國庫券手續費=$5(大於5K的話)
- 賣掉國庫券還要再承受一次買賣價差(bid / ask spread)的成本,一個月內到期的國庫券買賣價差平均約為0.0033%(每一萬塊美金約$0.33)
之前提過,國庫券一次購買的數量太低的話,與IB活存的利差就越容易被手續費侵蝕掉,所以使用此策略前,可先試算一下切成三等份時,與IB活存的利差還剩多少,如果太少或變負值的話,則不宜使用此策略,或許可以改考慮超額的閒置資金一次買入三個月期的國庫券。
如果有可以購買拍賣國庫券的戶頭(例如Schwab或TD Ameritrade,國庫券也是SIPC涵蓋的範圍,不怕券商倒閉),應優先選擇由初級拍賣市場購入國庫券,請參考此文『國庫券階梯、SGOV、BIL之間的利差(含國庫券階梯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僅顯示與本文切題的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