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實戰績效僅供參考,本日誌無任何商業活動
每個人的投資目標不同,有人追求短期快速致富,有人追求長期穩定獲利,所以最好不要跟別人比較短期績效,以免打亂自己原本設定的投資目標該有之步伐,但長期投資下來總得有個客觀的方法,以檢視長期投資操作背後的付出是否值得
檢驗長期績效,有效而客觀的方式就是在基金市場的長期排行榜中找出
- 前幾檔最強的主動式基金,當作主動式操作的『績效高標』
- 一個典型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當作主動式操作的『績效低標』(躺平績效)
再以和自己相同的起始年度與結束年度,算出各檔基金的年化報酬率與MAR(MAR為簡易的風險調整後報酬,這裡的MAR採用相同期間),並進行排序比較(細節方法說明如下),因為基金淨值公開透明且主動式的基金操作又是職業級的,所以只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就足以證明長期操作下來是值得的
- 能長期存活於市場,否則過程中再高的報酬,也只是幻影
- 長期年化報酬率須明顯高於本國貨幣的無風險利率,否則就失去投資的意義
- 高標要求:
- 主要,長期的MAR最好能超越或接近主動式基金市場的最大值
- 次要,長期的年化報酬率最好能超越或接近主動式基金市場的最大值
- 低標要求:
- 主要,長期的MAR不應低於經典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的值
- 次要,長期的年化報酬率不應低於經典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的值
歷年實戰績效(2013 ~ 2024/累計12年)
基金市場的長期績效比較
- MAR排序比較
(起始與結束年度對齊)
- 年化報酬率排序比較
(起始與結束年度對齊)
- 鉅亨網近十年基金報酬率排行榜截圖
- Lazy Portfolio Etf官網的哈里布朗永恆投資組合截圖
- 方法說明
- 『績效高標』的計算方法(主動式基金)
- 主動式基金的名單取自鉅亨網近十年基金報酬率排行榜的前幾檔基金
- 再由MoneyDJ找出這幾檔基金,再透過該基金網頁的【淨值表】與【績效表】頁籤,以相同的起始年度與結束年度(與自己的期間對齊),找出各基金的以下數據
- 累計報酬率
- MDD淨值高點
- MDD淨值低點
- 再由這三個數據算出:年化報酬率%、MDD%、MAR,算法如下
- 『績效低標』的計算方法(被動式ETF投資組合)
- 哈里布朗永恆投資組合(Harry Browne Permanent Portfolio)是個很經典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在眾多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中,長期下來有較高的MAR值(Return / Deepest Drawdown),如下表所示
- 此經典的被動式ETF投資組合的MAR值可視為主動式交易的門檻,若長期下來主動式交易的MAR值低於此門檻,就該提高警戒,因為這是躺平便可獲得的績效
- 累計報酬率、年化報酬率%、MDD%、MAR的算法如下
- 由哈里布朗永恆投資組合網站查看【Portfolio and ETF Returns】的績效曲線圖
- 點選【ALL DATA 1871/01 - 今年】,可用滑鼠點選局部放大某區間
(不要選擇預設的【30 YEARS】,因為會近三十年的淨值會浮動) - 此淨值圖由1871年起算,起始淨值為$1,淨值變化以一個月為單位,所以並未精確到一個交易日
- 以相同的起始年度與結束年度(與自己的期間對齊),由此淨值圖找出以下數據
- 起始年度前一個交易日的淨值
- 結束年度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淨值
- 期間的MDD淨值高點(先在該網站的【Drawdowns】圖,找出MDD高點日期)
- 期間的MDD淨值低點(先在該網站的【Drawdowns】圖,找出MDD低點日期)
- 累計報酬率=結束年度12月31日淨值 / 起始年度前一年12月31日淨值 - 1
- 年化報酬率%=(累計報酬率 + 1) ^ (1 / 累計年數) - 1
- MDD%=(MDD淨值高點-MDD淨值低點) /MDD淨值高點
- MAR=年化報酬率%/M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僅顯示與本文切題的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